首页 > 手机活动 > 手机活动 > 小米汽车:开8年/16万公里,电池衰减大于30%将免费更换

小米汽车:开8年/16万公里,电池衰减大于30%将免费更换

发布时间:2024-05-05 14:26:57来源: 15210273549

行业] 5月4日,小米汽车官方持续更新“小米SU7答网友问”,在“第三十七轮”回复中,官方针对部分网友关注的“尾款支付、哨兵模式、全景玻璃天幕承压、电池免费更换”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小米汽车官方持续更新“小米SU7答网友问”

值得注意的是,提及小米SU7“电池容量衰减到多少可以免费更换”的问题,官方回复表示,当动力电池容量衰减超过一定容量衰减限值时(详见用户手册三包凭证相关章节),可以到小米汽车服务中心免费更换。

例如,如果在2年或行驶5万公里内,电池容量衰减超过15%,则可以免费更换;或者在5年或行驶10万公里内,电池容量衰减超过25%,则可以免费更换;又或者在8年或行驶16万公里内,电池容量衰减超过30%,则可以免费更换。


此外,对于“哨兵模式是否可以针对固定地点关闭”,官方指出,小米SU7的哨兵模式支持“常用地点自动关闭”功能。功能开启之后,当车辆位于地图中设置的家、公司这样的常用地点附近时,哨兵模式将自动关闭。您可以到“设置”-“安全与服务”-“哨兵模式”下进行设置。


小米汽车2024年交付目标超过10万辆

以下为小米汽车官方回复网友问(第三十七集)原文:
1、支付尾款,可以分批分次支付吗?

当然可以。我们支持尾款或首付款分多次支付,客户可按照自身资金分布的实际情况,完成线上或线下多次付尾款。具体来说有3种模式:

1)可支持个人客户线上多次支付,支付入口在小米汽车APP中,可通过小米支付、支付宝支付、云闪付等支付方式进行支付,也支持在小米汽车app中获取收款账户,进行银行转账;

2)同时也支持线下多笔支付,客户可到交付中心进行多笔储蓄卡、信用卡支付或支付宝和微信扫码支付;

3)最后还支持客户线上支付部分尾款后,另一部分到交付中心进行刷卡或扫码等多笔付款。

​总之,尾款可分多次支付,目标就是最大可能地满足个人客户不同情况的付款需求,为客户提供灵活便捷的支付体验。


小米汽车北京车展展台

2、哨兵模式如果在家或公司的地库不需要开启,可以针对固定地点关闭吗?​

可以,小米SU7的哨兵模式支持“常用地点自动关闭”功能。功能开启之后,当车辆位于地图中设置的家、公司这样的常用地点附近时,哨兵模式将自动关闭。您可以到“设置”-“安全与服务”-“哨兵模式”下进行设置。

3、小米SU7采用全景玻璃天幕,是否承压呢?最多承重是多少?

小米SU7全景天幕承重能力大概为120kg,但为了您的安全以及行车安全着想,请勿站在车顶或直接使用全景天幕承载物品。

4、电池容量衰减到多少,可以免费更换呢?

当动力电池容量衰减超过下表的容量衰减限值时(详见用户手册三包凭证相关章节),可以到小米汽车服务中心免费更换。

 

手机活动更多>>

物业费或迎来“停收”?2025年新规发布后,未来将进行统一办理? 黑河市五大连池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公开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公告 vivo X200 Pro mini上手:mini和Pro体验独一份 职高之后的进阶之路:再上大专,重塑未来 竞争享界S9、蔚来ET7?沃尔沃ES90纯电轿车将于3月初发布 deepseek预测房价五年内下跌最大的三个城市有你家吗 日产计划2025年推出奇骏PHEV插混版,采用三菱技术 上汽MG打破常规,重新发布ES5,吹响转型号角 极狐汽车与蔚来能源合作深化,充电网络全面升级 捷达品牌未来20个月推多款新车,包括VA7、VS8以及5款新能源车 长期主义、量体裁衣、协同创新——三大法宝助力金旅客车构建中国客车出口新范式 比自动驾驶更抢戏,2025年智能座舱爆了? 汽车行业深度变革之际,一汽丰田连续保持正增长意味着什么? 长安马自达:内卷市场下的价值初心 长安马自达:内卷市场下的价值初心 呼声很高,汽车首购补贴能不能有? 他,因汽车人才工作,获评“全国离退休老干部先进个人” 10万元以下,这几款车值得买 到外滩看“岛屿”,从约翰·莫尔绘画奖走出来的80后艺术家 他是顶级网球赛事的穿线师,为小德费德勒拍子穿线,如今在沪有了自己的工作室 三小时搜索量猛增48%!沪上旅游企业着手策划赴台团队游新产品 2024中国游戏产业IP发展报告,文化强国战略与游戏产业发展 花江峡谷大桥,合龙!“地球裂缝”上的桥,实打实“横竖都是第一” 全球看春晚启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序曲”美国专场活动在纽约举行 6.28万元 江铃新款羿驰05和易至EV3 PLUS上市 年销量突破50万辆 理想汽车凭什么? 携手一汽红旗,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香港首站正式动工 定位纯电中型车 比亚迪秦L EV申报图曝光 时隔八年,再续前缘:广汽华为合作打造新品牌加速落地 2024乘用车数据全出炉:总销量、自主、新能源都有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