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哈尔滨彻底“燃”了!继北京冬奥会后,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亚冬会)的开幕,让哈尔滨再次站上冰雪经济的C位。这场盛会不仅点燃了运动员的竞技热情,更让全国游客的冰雪狂欢进入“高烧模式”。从“冰雪大世界单日10万人次”到“机票订单暴涨3倍”,从“南方人勇闯零下20℃吃冰棍”到“滑雪场日均8000人挤爆”,亚冬会如何为冰雪热再添一把火?我们一探究竟!
---
### **一、冰雪旅游热度“狂飙”,哈尔滨成“顶流”**
亚冬会的开幕恰逢春节假期,哈尔滨瞬间变身“流量收割机”。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1215.1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91.5亿元,入境游客同比增长144.7%。而“哈尔滨”一词在旅游平台的搜索热度同比增长超3倍,酒店预订量增长近6成,机票订单量增长超2成,甚至南方城市出发的航线占比高达7成。
更有趣的是,冰雪大世界单日游客量突破10万人次,中央大街的冰棍店排起百米长队。一位广东游客直言:“零下20℃吃马迭尔冰棍,体验冰火两重天,值了!”
---
### **二、亚冬会的“冰雪魔法”:从赛事到全民狂欢**
亚冬会不仅是竞技舞台,更是一场全民冰雪嘉年华:
1. **“北雪南移”成新趋势**
传统冰雪城市哈尔滨、吉林持续火爆,而滑雪热也蔓延至南方。上海、杭州、广州等南方游客成为主力军,“三亚-哈尔滨”航线甚至因“候鸟式”返程热度价格坚挺。
2. **冰雪玩法“卷”出新高度**
除了滑雪、冰雕,哈尔滨推出“冰雪+音乐节”“冰雪+温泉”“冰雪+企鹅巡游”等创新玩法。亚布力滑雪场升级17条雪道,日均接待超8000人;冰雪大世界更是将亚奥理事会42个成员地标“搬”进冰雕,成为打卡圣地。
3. **年轻人成消费主力**
90后、00后占据冰雪游客半壁江山,他们追逐滑雪护目镜、冰墩墩周边、滑雪直播等潮流体验,“情绪价值”消费成新卖点。
---
### **三、冰雪经济“黄金时代”:从3000亿到万亿的狂想**
亚冬会的“溢出效应”远超想象:
- **产业爆发**:黑龙江冰雪产业总产值有望突破3000亿元,全国冰雪休闲旅游收入预计达6300亿元。
- **资本热捧**:冰雪经济概念股集体上涨,雪人股份、长白山等企业股价飙升,冰雪装备企业数量激增至近900家。
- **政策加码**:国家发改委明确将冰雪经济纳入“十五五”规划,超长期国债支持冰雪设备更新,目标2030年产业规模达1.5万亿。
---
### **四、“尔滨”的野心:从网红到“国际滨”**
哈尔滨的野心不止于“顶流”。借亚冬会东风,这座城市正加速晋级“国际滨”:
- **入境游暴涨**:2025年哈尔滨入境订单增长超30%,跻身全国前三,国际航线复航加密,支付、语言服务全面升级。
- **文化输出**:冰雪那达慕、冬捕等传统民俗与现代雪雕艺术结合,向世界展示“中国式浪漫”。
- **长红密码**:政府推出“百日行动”整治旅游乱象,设立56个志愿者服务站,免费送冰棍、护目镜等伴手礼,宠粉操作拉满口碑。
---
### **结语:冰雪热的下一站,是星辰大海**
亚冬会的火炬终将熄灭,但冰雪经济的火种已燎原。从“一城狂欢”到“全国开花”,从“冬季限定”到“四季常青”,中国冰雪产业正以“冷资源”撬动“热经济”。正如网友调侃:“以前是‘东北人勇闯三亚’,现在是‘全国人勇闯哈尔滨’!”这场冰雪盛宴,你赶上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