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吧,2023年的结婚登记数量不但没有减少,还迎来了增长!而且,这个反弹背后的原因竟然和“龙宝宝”和“无春年”这些民间说法有关系。到底怎么回事?
一边是结婚登记的热潮,一边是离婚数据的悄然上升,这些现象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故事?读完这篇,你一定会有很多想法。
结婚人数大涨:是爱情还是“安排”?
2024年,国家统计局在其官网发布了《中国统计年鉴2024》,公布了有关2023年全国婚姻登记的详细数据。2023年,全国结婚登记数达到768.21万对,这对比起2022年的低迷表现,显得格外显眼。更有意思的是,2023年初婚人数达到1193.98万人,比2022年多了142.22万人,增长了13.52%。这也是2014年以来,初婚人数的首次增长。
这波反弹是怎么回事?答案就是——“龙宝宝”?很多人计划在2024年生个“龙宝宝”,因为在一些地方文化里,龙年被认为是个吉祥年。《许昌日报》提到,许昌市结婚登记人数增加,就是因为很多人赶在2023年结婚,为将来的“龙宝宝”做准备。
“无春年”:是巧合还是心结?
2024年被称为“无春年”,也就是说农历没有“立春”节气。虽然这只是历法上的巧合,但不少人觉得这样的年份不适合办婚礼。为了避开这个所谓的“不吉利”,不少人提前在2023年结婚。有人会觉得这听起来有点“迷信”,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就是为了心里踏实而提前做了决定。毕竟,“宁可信一半,也不想后悔。”
离婚数据不落后:“冷静期”过后的小高峰
再来看一组让人意外的数据。2023年,全国有360.53万对夫妻办理了离婚手续,离婚率达到2.56‰。自从2021年实行“离婚冷静期”以来,这是第一次超过2.1‰。在“冷静期”制度实施后,不少人重新考虑了婚姻,但有的人最终还是决定分开。有人调侃道:“冷静期真让人冷静了,但冷静完了还是决定分。”
这也说明,这项制度虽然能让人多想一想,但不能改变一些根本的决定。
广东跑在前面:初婚人数全国第一
在全国初婚人数的统计中,广东以107.11万人稳坐第一,把其他省份甩在后面。河南和江苏分列第二、第三名。有人开玩笑说:“广东人不光会打工,结婚也跑得快。”这也反映了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和婚恋观念对年轻人选择的影响。
为什么2023年的数据这么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