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活动 > 手机活动 > 特斯拉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二代人形机器人迎首秀

特斯拉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二代人形机器人迎首秀

发布时间:2024-07-05 20:57:33来源: 15210273549

7月4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4)在上海开幕。作为参展商之一,特斯拉在会上展示了此前曾于今年股东大会亮相的赛博越野旅行车(Cybertruck)、Optimus人形机器人、完全自动驾驶能力(FSD)等人工智能新成果。

其中,二代Optimus人形机器人在中国迎来首秀。特斯拉预计将于2025年开始限量生产人形机器人,将有超过1000个Optimus在特斯拉工厂帮助人类完成生产任务。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 特斯拉

特斯拉方面表示,要打造出真正有竞争力的机器人,需要顶尖的AI、高效的计算能力,以及卓越的制造工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特斯拉必须在设计和制造上都做到出类拔萃,并让机器人的成本大幅降低,从数十万美元降至1-2万美元。这需要在制造上不断进行创新,确保质量和效率的同时,大幅降低成本。

马斯克此前预计,将来人形机器人将成为工业主力,数量有望超越人类,达到100-200亿台。特斯拉的目标则是年产10亿台,占据市场10%以上份额。其成本控制在1万美元(约合人民币7.3万元)左右,售价预计为2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4.6万元)。据特斯拉估计,这将带来25万亿-30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2万亿-218万亿美元)的市场。

而在电动汽车领域,特斯拉Cybertruck也在大会上得以展出。其三电机版本0-100km/h加速时间为2.7s。并且,Cybertruck是首款采用48V低压架构与线控转向的量产车型,即完全用电能实现转向操控,使得方向盘转动角度减少,同时转弯半径也变小。

赛博越野旅行车 特斯拉

此外,Cybertruck拥有近5吨的牵引能力,最大载荷为1134kg。安全方面,Cybertruck车身外骨骼采用航天级30X冷轧不锈钢,超高强度钢与高强度钢用料配比大于60%,超高强度钢强度最高达1700MPaa,并采用承载式车身与不锈钢车身的结构设计。

马斯克此前在股东大会上提到,Cybertruck已实现单周生产1300台的产量纪录,目标是年底达到2500台/周。

在智能驾驶领域,搭载HW4.0的特斯拉FSD已升级至V12.4阶段。Cybertruck也配备HW4.0并支持FSD。此外,马斯克在前不久的股东大会上表示,特斯拉已经完成了AI 5(原代号为HW5.0)的研发,并称其性能将是HW4.0的10倍。特斯拉曾在其公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安全报告显示,使用Autopilot辅助驾驶系统的车辆,行车安全是美国平均水平的11.4倍。

此前马斯克曾在股东大会上豪言,特斯拉是现实世界人工智能的领导者,领先于谷歌和其他任何公司。此番特斯拉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也成为其重新自我定义的又一契机。

手机活动更多>>

物业费或迎来“停收”?2025年新规发布后,未来将进行统一办理? 黑河市五大连池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公开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公告 vivo X200 Pro mini上手:mini和Pro体验独一份 职高之后的进阶之路:再上大专,重塑未来 竞争享界S9、蔚来ET7?沃尔沃ES90纯电轿车将于3月初发布 deepseek预测房价五年内下跌最大的三个城市有你家吗 日产计划2025年推出奇骏PHEV插混版,采用三菱技术 上汽MG打破常规,重新发布ES5,吹响转型号角 极狐汽车与蔚来能源合作深化,充电网络全面升级 捷达品牌未来20个月推多款新车,包括VA7、VS8以及5款新能源车 长期主义、量体裁衣、协同创新——三大法宝助力金旅客车构建中国客车出口新范式 比自动驾驶更抢戏,2025年智能座舱爆了? 汽车行业深度变革之际,一汽丰田连续保持正增长意味着什么? 长安马自达:内卷市场下的价值初心 长安马自达:内卷市场下的价值初心 呼声很高,汽车首购补贴能不能有? 他,因汽车人才工作,获评“全国离退休老干部先进个人” 10万元以下,这几款车值得买 到外滩看“岛屿”,从约翰·莫尔绘画奖走出来的80后艺术家 他是顶级网球赛事的穿线师,为小德费德勒拍子穿线,如今在沪有了自己的工作室 三小时搜索量猛增48%!沪上旅游企业着手策划赴台团队游新产品 2024中国游戏产业IP发展报告,文化强国战略与游戏产业发展 花江峡谷大桥,合龙!“地球裂缝”上的桥,实打实“横竖都是第一” 全球看春晚启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序曲”美国专场活动在纽约举行 6.28万元 江铃新款羿驰05和易至EV3 PLUS上市 年销量突破50万辆 理想汽车凭什么? 携手一汽红旗,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香港首站正式动工 定位纯电中型车 比亚迪秦L EV申报图曝光 时隔八年,再续前缘:广汽华为合作打造新品牌加速落地 2024乘用车数据全出炉:总销量、自主、新能源都有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