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城市白领拖着疲惫的身躯,挤着地铁回到远离CBD的出租屋时,小镇青年们已经开始穿着精致的服装,用华为三折叠屏手机呼朋唤友了,聚餐、“吃鸡”,开始新一轮的消费。2024年,小镇青年可谓爆发出强大的购买力。
小镇中青年月均线上消费1000元以上的占比达80.4%
日前,Quest Mobile发布《2024年小镇中青年消费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指出,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及消费增速均快于城镇居民,小镇中青年成为主要消费群体,月活跃用户规模达3.07亿,线上消费能力1000以上占比80.4%。
更显著的佐证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
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有6个省份的增速超过了5%,分别是西藏、河南、湖南、山东、江西、湖北,其中5个来自中西部地区。以山东所在的黄淮海大平原为例,上半年,绍兴、嘉兴、扬州分别增长10.2%、8.4%、7.8%。增速明显高于一、二线城市。
罗兰贝格合伙人严威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中国三线及以下地区的人口接近6亿-8亿,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现在,市场已经进入了升级和扩大的重要阶段,有更大的机会和空间。
在县域市场找到上升空间,已成为品牌共识。但怎样才能抓住这样一群市场潜力巨大的小镇青年?
从《报告》中的发现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拼多多已成为小镇中青年重要购物平台。超80%小镇中青年提到拼多多,平台丰富的用户评价、详尽的产品介绍等服务配置帮助他们提升购物决策效率和体验。
小镇中青年在拼多多APP使用黏性数据上表现突出:月人均使用时长及使用次数都排名第一,分别达到了323.5分钟及96.5。其中时长上比第二名高出近100分钟。
多“金”、闲暇、需求旺盛的小镇中青年
麦麦是一个县城姑娘,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国企从事财务工作。每月到手大概5000多元,一周至少看一次电影,她还追星,三个月必看一场演唱会。
生活在海口市的陈萍是个95后,毕业后就回到老家开民宿了,虽然收入不算太高,但每年的新款iPhone上市都会紧跟潮流,护肤品也是神仙水、小棕瓶等,被朋友笑称是“小镇贵妇”的标配。
在这些青年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无数“小镇中青年”的缩影。
《报告》中就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数据:旅游类、电影演出活动类APP流量提升显著,其中,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占比分别达到42.5%、31.8%,反映出工作相对轻松,通勤时间短,让小镇中青年有更多闲暇时间关注提升生活质量。
重新认识小镇青年
才能更好地助力品牌了解县域经济
随着“小镇贵妇”“县城中产”等词进入大众视野,想要掘金县域市场,就必须要看到“焕然一新”的小镇中青年,他们的实际购买力和生活质量不亚于城市青年,其边际消费倾向甚至高于城市青年。最重要的是,他们有强烈的消费欲望。
同时,小镇中青年正经历着一场“消费升级”的浪潮,他们的消费观念,正在从“重产品”向“重品牌”转变。
《报告》中也提到这一点。小镇中青年对品质及品牌高追求,近75%的小镇中青年消费者愿意为高品质商品多付费,88%消费者认可品牌对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且72%消费者表现出更高频的品牌商品购买倾向。
同时,从小镇中青年还在品牌商品的购买上呈现了消费高频化的趋势:超九成消费者对于品牌商品消费频率在月度1-2次及以上;相较于2023年,有43.1%的消费者频率增长;未来一年内,对于品牌商品消费频率及单价提升的消费者比例均超50%。
小镇中青年爱“造家”
智能家电受青睐
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梳理《报告》还发现了有一个有意思的视角:小镇中青年结婚年龄年轻化:超九成小镇中青年初婚年龄在30岁以下;在家庭结构中,夫妻与孩子或长辈共同生活的模式占比突出,占比超过50%。
在县域生活的人有一个共性:生活围绕家庭展开,“家”是理解县域生活的关键因子。
折射到消费市场中,就是县域市场的房屋装修、家电采买等需求被释放。小镇中青年家庭大家电保有量集中在6-9台,“冰电空洗”持有比例均超七成;随着家庭成员数量的增加,对大家电的需求呈现出明显的增多趋势。综合电商平台为小镇中青年购买大家电的主要渠道,通过该渠道购买大家电的占比超过50%。
此前21世纪经济报道发起的“双十一小镇青年”的问卷调研无疑也佐证了这一点——双十一期间,小镇青年在多个品类上展现出消费升级的趋势,65.2%的消费者在家居、家电等生活设施上选择消费升级,69.6%的用户在电脑、手机、数码等电子数码 商品的消费决策上倾向于消费升级。
每一代人的“造家”态度、生活方式都在不断变化。
年轻一代的县域消费者的“造家”观念中,家电不只是冷冰冰的机器,也可以跟自己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