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连续了《哪吒1》的火爆,票房超过了第一部,已经突破了52亿。而《哪吒》的导演饺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网上有很多信息,在这里再总结一下,用不同的文字风格呈现给大家。
医学界的“叛徒”
这位顶着黑眼圈、号称“国漫卷王”的导演,原本应是穿着白大褂开处方的杨宇医生。
当年在四川华西药学院读书时,别人在实验室摇试管,他偷偷在宿舍画分镜。直到某天顿悟:“比起给人开药方,我更适合给国漫开药方!”
于是上演了现实版“弃医从画”——把解剖图画成动画分镜,把生理盐水换成渲染服务器,硬生生把自己从“杨大夫”熬成了“饺导”。
四川火锅味的导演
要说饺子最成功的“川菜”,当属让太乙真人操着一口椒盐普通话。考证发现太乙洞府在绵阳后,他理直气壮给神仙安上川普技能:“神仙嗦普通话才奇怪嘛!”
在《哪吒2》里继续贯彻“火锅精神”:青铜结界兽顶着三星堆皮肤登场,海底龙宫特效组在成都边吃串串边建模,硬是把川剧变脸的精髓融进了3D动画。
特效界的“杠精”本精
这位导演在片场是出了名的“人间ETC”(自动抬杠):
铁链强迫症:让百万妖族缠锁链乱舞,美术组集体头秃:“导演,这是不是有点...” “不够!得让每根铁链甩出广场舞的气势!”结果这个镜头烧了整整365天,终于甩出“锁链华尔兹”既视感。
细节控狂魔:哪吒闹海一场戏,他对着波浪线反复推敲:“这片海不够‘闹’,再来点漩涡!”美术组崩溃:“导演,这已经是第7版海浪了!”他回眸一笑:“海浪也要精益求精,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配音界“客串王”:饺子不仅在幕后运筹帷幄,还在《哪吒2》中亲自为土拨鼠配音,贡献了鼠老大被哪吒暴揍后的经典哭声。配音导演陈浩调侃:“饺子这声音,简直是给土拨鼠量身定制的。”
国漫界的“拼命三郎”
饺子导演对待作品的态度可以用“拼命”二字形容。在创作《哪吒2》的过程中,他要求团队必须全力以赴,力求完美。
每一个镜头都经过反复打磨,特效镜头从千余个提升到近两千个,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饺子坦言:“每一部作品都要当成最后一部去创作,要勇于挑战极限。”
这种对完美的执着,使得《哪吒2》在技术和视觉效果上实现了巨大突破,赢得了观众和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