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楼市成交有所下滑,据上海中原地产数据显示,当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49.1万平方米,环比减少40.7%,同比增加8.8%。
成交逐步降温 近郊区域表现活跃
从交易节奏来看,基于月底农历新年因素,走势上呈现高开低走格局。月初承接去年12月抢收的惯性,周度成交能接近20万平方米,但后续成交震荡走低,过年期间的一周成交缩水,不满5千平方米。从交易区域来看,大浦东继续保持绝对领先为止,成交面积超过13万平方米。闵行成交面积接近5万平方米,排名全市第二。说明置换型买家还在积极入市。远郊区域,宝山、嘉定都超过了4万平方米,交易虽然比前期有所减少,但首次置业或刚改类买家继续看好市场,交易还有延续性。
从成交前十榜单来看,高端产品依旧保持一定热度,榜单中10万+楼盘有4个,并且排名第一和第二均是此类产品。榜单第四的楼盘成交均价非常接近10万元/平方米。通常榜单中有2-3个高价房产品都比较常见,一半高价房产品的状况非常罕见。相比之下,“4字头”“5字头”的首次改善产品只有2个,并且排名都在中下游位置。因此,这种交易结构直接导致成交均价再度回升到8万元/平方米以上,为81479元/平方米,环比上涨14.0%。
供应减弱 中高端产品继续占主力地位
1月新增供应18.4万平方米,环比减少74.9%,同比减少50.4%。传统新年所在的时期供应向来不活跃,并且去年市场热度不差,也有不少项目抢收,供应下滑意料之中。从项目来看,12个楼盘中,高价房比例并不高,2个10万+产品,还有1个均价为9.6万元/平方米的项目。“6字头”的中端改善产品有4个。总体来看,延续改善为主的基调。
尽管去年四季度市场热度不错,但1月有传统农历新年,属于季节性淡季,市场交投热度下降意料之中。从交易状态来看,中高端产品,尤其是高端改善依旧是市场热点,因此,房企在投放上也愿意迎合市场需求。短期来看,楼市的基本面,政策利好等都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所以,短期的市场波动不必过度担忧